热线电话:400-668-9628

北美影评:庄生晓梦谁先觉,感伤的黑帮情歌《美国往事》

来源: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088599/作者:北美购房网时间:2015/12/14

北美购房网信二维码
扫一扫,随时看

基于立足点的不同,如同放大镜与显微镜的关系,如果说史诗式的《教父三部曲》道尽了浩瀚的黑帮血泪,那么《美国往事》就好像是一群黑帮小混打拼江湖的奋斗生涯记录片。《教父系列》的视野更为广阔,《美国往事》的下笔却更为细腻…… 
如果说暴力美学定义者是吴宇森和昆丁塔伦蒂诺,那么黑帮美学的定义者将毫无疑问是属于科波拉和莱翁内。《美国往事》继承了《教父系列》利用穿插回忆片段的叙述方式展开剧情,如果说企图用一句话来概括《美国往事》最大的特点,就是叙事方式的独特性,从整体框架上的时空转换到局部细节,长镜头对人物的描写,蒙太奇分镜的切换,都高度地为叙事服务,教科书式地为我们展示了一部以叙事见长的成功电影应有的姿态,我以为述说电影之所以为电影,以电影的方式呈现剧本的优秀,能达到美国往事之高度的电影恐怕也为数不多。

不断去挖掘《美国往事》中闪光的叙事片段,可以说是本片粉丝最为津津乐道的事情。比如布鲁克林大桥的变迁对比的景象印证了主角面条(德尼罗饰演)的成长历程;又比如麦克西跳进垃圾车自杀以后,大街上驶过几辆载满狂欢的年轻男女的轿车,当时我还以为那是偶然经过的,看了网友的影评,才知道那是面条回想当年酒禁解除以后的狂欢情景,导演用了一种混淆虚实的拍摄手法,把两个不同时间的场面巧妙地结合,面条远去的青春迎面驶来,在他来不及回头细看的时候,青春已经消失在茫茫的黑夜之中…… 

当然,某些网友看了不下十遍,容我借用加西亚•马尔克斯语录,估计会在多年以后看第二遍、甚至第三遍。如今之见解,那自然是遗漏了细节的,这正是一部值得反复体味的经典所具备的精粹,每次看都有新发现,都值得去补遗,去不断完整我们的观影印象…… 

不得不提此剧的灵魂一幕:童年的面条在厕所挖了个砖洞偷看仓库里头的少女黛博拉翩翩起舞的情景。珍妮佛•康纳莉原来又是一个少年期就达到演技巅峰的例子,她那种稚气中隐藏着超越年龄的成熟,就已经预示着这个女孩会成长为一个深谋远虑的女人,面粉仓库里的面粉在黛博拉轻柔娇小的舞步摆动下,四处飞扬,似雪非雪,像雾非雾,画面凝聚着一种游离于现实与虚幻之间的朦胧,仿如仙子的女孩,激荡着情窦初开的面条的心,面条那双不断转动的眼睛,注视着那个仿如舞台的地方,原来他从一开始恋上黛博拉,就已经是以一个观众的身份,看着她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起舞,这个暗示最终成为他俩一生最大的讽刺。当小黛博拉发现了面条,把他唤到身边,跟他读圣经的时候,是他们最纯洁的爱情印象确立的时候,当面条想轻吻那个仿如仙女的少女的时候,麦克西的出现打断了这个纯洁的初吻……面条在选择面前,还是优先选择了朋友,而放弃了爱情。这个场景也暗示了麦克西与黛博拉将成为面条终生的羁绊,麦克西老是利用他,同时夺走本属于他的一切,包括那个把面条认错成麦克希的狂乱的情妇。而面条从失去初吻的一刻开始,就永远地失去了黛博拉。如果当时他不顾麦克西,选择了黛博拉,会否可以改变这个过早地理智考虑问题的女孩的一生呢?面条,包括我们观众,永远也找不到答案了。 

有了前面足够的铺垫,出狱后的面条强暴黛博拉的剧情竟然显得合情合理。黛博拉是自私的,德尼罗再次希望追求失落的爱情的时候,她竟然连一丝温存的机会都不给他,你既然早就不对你们之间的爱情抱有希望,那为何你又要见他呢?无论是出于报复还是为了永久地占有这个男人(我比较认同是后者),黛博拉的行为都显示出足够的可耻与自私,这种自私与丑恶程度,比面条强暴她的恶行,还要丑恶百倍。首先,黛博拉既然选择追逐事业,那么就永远也不应该跟面条见面,她明明知道面条爱她是如此深切,这种情况下聚旧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这不像是一个久经江湖的事业型女人应有的不理智的表现。其次,如果说黛博拉追逐的是一种安定的发展型生活,希望自己的事业洁净,安全,稳步提升,她不选择面条也是有道理的,问题是她并非如此,最终她选择了麦克西,相信在多年的相处中,她也领教过无数次麦克西的敌人对她和她的家庭的影响。麦克西和面条不是同类人,但就职业的危险性这个角度看,几乎如出一辙,而面条甚至完全可能为了黛博拉而放弃黑帮生涯,而我们都知道心狠手辣、满肚抱负和密谋的麦克西却做不到。而后面她们重逢时候,黛博拉的痛哭,不管是后悔还是愧疚或者兼而有之,都足以看出面条在黛博拉心中的分量,不存在黛博拉不喜欢面条这样的假设,电影的每个细节都显示这个女人在遭受惩罚,比面条强暴这个场景表达的意味,个人认为较多是导演的倾向问题,他倾向表达男性在得不到的爱情的时候,那种无法挽回的痛苦,于是,黛博拉处于这个独特的表达需要的位置,为作品的主题服务,这里带有某种程度的不真实性,如果仅仅是黛博拉出于女性天生的摇摆不定的性格而暂时出现性格上的软化,等清醒的时候,又毅然离开面条,那么她遭到强暴的结果,只能说明男人与女人终究无法沟通,这是否导演要表达的意思呢?那段强暴戏是我所见最能被容忍的,以往我一直是极度反感男人用暴力夺取女人的行为。面条所面对的那种痛苦,正如某网友所言,作为女性观众,相信是很难以理解的。很多影友对我这种观点发出批评与质疑,我完全谅解,说我没有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去考虑被强暴这种羞辱对女人的伤害有多么深恶可憎。这恐怕我也得承认。但我们在面对电影这个严肃的场景时候,竟然不得不陷入一种对人性的思辨和怀疑,这正是一部经典电影的价值所在,自然而然地进入一种哲理思考的空间,而不显突兀,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试想想,我们往往首先把女性放在弱者的位置上去考虑问题,然而事实上呢?弱者反而不是每次都扮演被害最深的角色,有些时候弱者会陷入一种无辜却伤人的境地,生活中这种例子比比皆是,这正是人的复杂性。就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今的普通工薪阶层家庭,相信经济负担也不少,孩子供书教学、房贷车贷,养老治病,各项经济开支,倘若一个仅仅够维持正常运作的家庭,突然间,丈夫和妻子想豪奢一笔进行环游世界的旅游,感受一下另一种生活,这个愿景是好的,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这种想法完全没有错,可以说很无辜,但结果家里现金不足,难以实现这个愿望,这就成为了一个生活中被动的弱者角色。这时候夫妻的父母却宁愿用自己的积蓄去为儿女实现愿望,结果要是这样操作,儿女实现愿望的可行性是建立在对父母养老钱的花销上,俗话说“啃老”。如果影响到家庭的运作,这个想去旅游的善意的心愿就成了一种自私、可耻的行为,甚至可能导致丑恶的结果。比方说最终因为资金不足,而导致计划流产,或者因为钱花了,导致其他家庭关系恶化的问题出现,如此种种,生活中是有可能出现的。而与黛博拉的问题类比我们就可以发现,假定黛博拉追求的是稳定的恋爱关系、事业的发展、背景的清白,凡此种种,都是无辜的、都是合理的诉求,但的确眼前的面条无法提供,这是他们矛盾的根源性,面条深知无法达成这一共识,对他无法得到的女人,他知道自己注定一生所爱付诸流水时候,在他强奸黛博拉的那一瞬间,他的人生实际上已经毁灭了。已经永远无法再拥有爱的勇气,也许我们说生活中不可能总是如此,但恰好电影的命题正是这种极端的特殊性。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在强暴自我的过程,结果两人表面上的占有关系实际上是一种相互替换的关系,肉体上黛博拉被面条野蛮地占有,而精神上面条已经被黛博拉的残忍残酷彻底摧毁。对这个问题,我想我也不能提供再多的解析,去为那些为黛博拉的遭遇而愤愤不平的女士们讲述强奸——这么可耻的犯罪行为在这部电影中可以得到宽恕的理由了。到底谁才是这个矛盾的爱情纠结中的弱者?导演正是设置了一个特定的框架,去讨论男人、女人、价值的取向、人性的矛盾这些深刻的问题。也许在这个命题中,男人与女人同样自私,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但电影继后的结局,黛博拉重遇面条并没有表现出痛恨,反而是以泪洗面,所以,我相信答案早在每个人心中,黛博拉痛哭的原因,正是后悔这种结局是当初她自己的选择一手造成的。黛博拉第二次与面条重逢的时候,她在不断抹去脸上的妆,直到不知是泪水模糊了妆粉,还是妆粉模糊了泪水,厚厚的妆粉下,掩饰着她脆弱而真实的情感……

除了爱情的痛苦,友情的痛苦更加让人虐心,在抢劫银行家的时候,饥渴的情妇发情地要求匪徒强暴她,善于控制情欲麦克西没有动容,因为他不会在作案的时候受其他事干扰,而面条却不顾一切地发泄,直到麦克西提醒他该离开的时候才清醒,这又是二人性格的对比。后来那情妇重新遇到他们那伙强盗,麦克西玩了一个游戏,让情妇猜当时哪个是与她鱼水之欢的男人,结果情妇误以为麦克西是当时的对象,面条不以为然,因为他根本对这个女人无兴趣,这里占有替代的暗示又反复出现了。也有说法是麦克西设局为了打击面条,麦克西事实上夺走了黛博拉,这是一种隐蔽的暗示。面条为了拯救麦克西,于是向警察局报案,但给麦克西识破了,于是,面条一直以为他害死了兄弟们,背负了30多年的愧疚与孤独,到头来发现给麦克西欺骗了,麦克西非但没有死,还夺走了他的黛博拉。(网友认为是麦克西设局故意让面条报案,也许这里我理解有误,但这个细节对整个电影的主题应该说没有太大的冲突。) 罪恶的黑帮生活葬送了他们的一生,连最初他们保护的活跃在劳工界的工会积极分子,最终也过 上了权钱交易的生活,成为新时代的上层阶级……这个小情节主要目的是烘托电影传达的主题,人的价值观在利益诱惑面前往往脆弱不堪。当然,有些人坚守,如面条,有些人摇摆,如黛博拉,有些人穷一生心血去算计别人,结果发现自己拥有的远远不如自己失去的要多,这正是麦克西。詹姆斯•伍兹这名智商高达180的天才,是演艺界的性格演员,麦克西的角色让他演得深入骨髓,让人过目不忘。

麦克西最终希望死在面条的手下,以求得心灵最后的救赎,但面条拒绝了他。面条一句悲沧的“我们浪费了一生。”,彻底地为这段“美国往事”作了最后的总结。 

影片最后,面条那被烟幕模糊了的扭曲的微笑,为这段感伤的黑帮情歌添上最后的休止符。抽烟的时间并不是发生在影片时间线的最后,然而却以此作结,不愧让人佩服导演对电影语言的深刻理解,蒙太奇技术的运用精准而全神地为影片的叙事方式服务,而叙事的独特性又让电影的思想性浑然天成。说《美国往事》是优秀电影的教科书实不为过。
彷如“庄生晓梦”的黑帮情歌,道尽了人性的沧桑,我们奋斗终生——追逐、不停步地渴求,不断企图拥有,最终一切尽归尘土,这难道不是一场梦吗?也许《美国往事》并不励志,甚至悲观、彷徨,对人世间的情感充满怀疑,对人生充满矛盾的严苛的拷问,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以换得观众对人生的思考,珍惜眼前,珍惜我们能够拥有和踏实追求的东西,我想,这正是《美国往事》能够代表的意义。好电影能激发我们思考人生,而这种思考如此朴实无华,不加矫饰,更是现今很多文过饰非的电影作品难以望其项背之处。

这竟然是我所看过的最痛苦的电影……

 

 

 

本网注明“来源:北美购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美购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美购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标签:美国往事

上一篇:纽约爱乐乐团的音乐教育:把音乐“连”... 下一篇:好消息:国航和海航相继提交中美航线复...

推荐阅读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