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400-668-9628

野生小蓟作用大

来源:http://www.18ladys.com/post/2283.html作者:北美购房网时间:2015/10/8

北美购房网信二维码
扫一扫,随时看

本品为常用中药。历史同大蓟。
别名:刺儿菜。
来源: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刺儿菜或刻叶刺儿菜的干燥全草,野生于路旁及田间。
产地:全国各地均有生产。
植物形态:1、刺儿菜:多年生草本,主根单一,侧生、根须状,茎直立,高约30~50厘米,紫棕色或绿色,无毛或有蛛丝状毛,上部有少数分枝,基生叶在花期枯萎。茎叶互生,长椭圆形,长7~厘米,宽1.5~2.5厘米,边缘有不规则的小刺。头状花序顶生,单性;雄花序较小,总苞长约23毫米,卵状,苞长多层,边缘膜质,先端具刺,花冠淡紫红色。瘦果椭圆形,略扁;冠毛羽状,白色,先端膨大而弯曲。
2、刻叶刺儿菜:较前中全株高大,高可大1米,茎较粗有条棱,色绿。叶长圆形,边缘有缺刻至羽状浅裂。花托有托毛。瘦果倒卵形,冠毛白色。
性状鉴别:1、刺儿菜:茎呈圆柱形,常已折断,直径2~3毫米,微带紫棕色,表面无毛或有柔毛及纵棱。质脆,折断面纤维状,中空。叶片大多破碎不全,皱缩而卷曲,黄绿色,边缘微波状,有金黄色针刺,茎端有头状花序,总苞钟形,苞片黄绿色,5~6裂,花冠多脱落,冠毛羽壮状常外露。气微,味微苦涩。
2、刻叶刺儿菜:茎比刺儿菜粗而长,直径3~5毫米。叶的边缘有缺刻,具有多数刺毛,气味同上。
以上两种,均以色灰绿,质嫩,叶多,无根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生物硷,挥发油,苦味质量等。
功效与作用:1、凉血而破瘀,炒炭后确能缩短出血时间;
2、消炎、利尿而散痈肿。
炮制:切咀,生用或炒炭。
性味:甘、凉。
归经:入肝经。
功能:凉血、止血。功同大蓟而力弱,且不如大蓟之善消痈肿。
主治:吐血、尿血、外伤出血、传染性肝炎、肝肿大。
临床应用:主治热证出血。鼻衄、牙龈出血、咯血、便血,均可应用,有凉血破瘀作用,常与小蓟及其他止血药同,方如十灰散。
用量:7~15g,鲜品30~60g,小蓟15g、荷叶1张、侧柏叶15g、茜草根15g、棕皮15g、丹皮9g、栀子9g、生大黄9g、茅根15g,以上十味药烧黑存性,研极细末,每服9~15g,用鲜萝卜汁或鲜藕汁调服。
附:小蓟,为菊科植物刺儿菜的干燥全草(广东习惯上用其根)。味甘,性凉。含生物硷。有止血作用,能收缩血管,并能使凝血时间和凝血酶时间缩短。用鲜品较好,炒炭止血作用反比生品差。此外,又能降低麻醉动物的血压。临床常用于热证出血,尤其血淋和月经过多,但咳血、吐血、鼻衄、便血亦可用,常配生地、蒲黄等,方如小蓟饮子。处方:小蓟根、生地、炒蒲黄、藕节、淡竹叶、木通、滑石、黑山栀、当归、甘草等各等分,研成粗末,每次12g,水煎温服,治血淋。小蓟常用量9~18g(鲜品30~60g),入煎剂不宜久煎。
大小蓟功用大同小异。小蓟专于止血,大蓟兼疮肿。在广东一般用大蓟较多,或大小蓟混杂同用。
注:1、小蓟的全国药用情况,与大蓟同样复杂,广大地区所用的小蓟为菊科植物刺儿菜的全草,而北京、山西等地称之为“大小蓟”;内蒙古呼市、包头以本种花后的全草称大蓟,嫩时称小蓟;东北个别地区,则以菊科植物苣卖菜的全草作小蓟。
2、根据目前用药情况及历代本草记述,小蓟应以刺儿菜为主。
植物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旱。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
资源分布
分布于除广东、广西、云南、西藏外的全国各地。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6-7月待花苞枯萎时采种,晒干,备用。早春2-3月播种,穴播按行株距20cm×20cm开穴,将种子用草木灰拌匀后播入穴内,覆土,以盖没种子为度,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至出苗。
田间管理
苗6-10cm时间苗,补苗,每穴留苗3-4株,并结合耕除草,第2次在5月中耕除草结合施人畜粪肥。
 

 

 

 

本网注明“来源:北美购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美购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美购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标签:小蓟

上一篇:好剧推荐波士顿精英警察... 下一篇:【纳帕系列六】:Realm酒庄的传奇...

推荐阅读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