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分界——美国底特律八英里街
来源: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13910049作者:北美购房网
扫一扫,随时看
八英里”是美国底特律一条街道的名字。2002年,因为白人说唱歌手艾米纳姆以此为素材拍摄的影片《八英里》而闻名于世,它是底特律中产阶级和下层人民生活城区的分界线。
拥有95万人口的底特律有九成是黑人,他们的喜好决定了这个城市的气质,自然也决定了活塞队的特点。八英里街名字起源于MILE ROAD SYSTEM英里制公路系统, 这条路差不多位于英里制公路系统起点的8英里处,所以命名8英里路。 附近有些大学,但是并不太好。Wayne State university和Oakland university。底特律市的大学排的上名的就是Wayne State university大概全美230名左右。
没有几个城市比底特律更具文化与运动的底蕴了。从80年代的活塞队和当年的Bob Seger,到现在的阿姆还有Miguel Cabrera,那些传奇的人物、奇迹般的时刻以及它独有的美利坚风格为汽车城这面飘扬的大旗上添上了诸多的点缀。
2014年4月17日,30 for 30: Bad Boys这部讲述那支让人无法忘怀的活塞队的纪录片会在ESPN首播。为了庆祝这件事,Grandland会用一整个星期(从4月11日到4月18日)的时间推出关于这座城市的系列文章。
当电影《8英里》在2002年的秋天席卷了遍地的影院的时候,那是个意外之喜。我们曾希望这部片子会很好,但我们没想到会这么好。阿姆和他的导演搭档Curtis Hanson(这位兄台刚拍完由Michael Chabon作品Wonder Boys改编的电影)大体上还原了一段阿姆出道前后90年代混乱的底特律与他的艰苦时光。柔和的蓝色与灰色,过分的真实,容易被理解,这样的搭配带来的结果就是史上最屌的说唱电影。
同样很明显的是,这部片子对它的这种形式有着它的致意。这部电影以这样一种艺术性的顺序讲述着一个故事并达到顶点:被吊打,迷茫中盘旋,接着不去在乎,再到B-Rabbit在the Shelter实现自我救赎打破自己的枷锁吊打自己心中的恶魔,最后狂虐Free World的领军人物。
那些惊艳的斗唱场景忠实地还原了阿姆曾经从底层一步步走出来的那些经历。底特律的说唱比赛在不断地传承。起先,每周都会有一场叫做Rhythm Kitchen的比赛在一家叫Stanley’s Mania Café的中餐厅举行,它是由服装设计师与派对组织者Maurice-Malone组织的。Malone在纽约待过一段日子并参加过一些hip-hop派对而且玩的很开心,受到这个的影响,他开了Hip Hop Shop,而这也成为了底特律饶舌界的中心。“每周六晚五点到七点,我们都会来到这里,让出一片场地,让这帮哥们开始比赛”, Malone如是说。虽然在电影里,那个场景是一个在一间库房里的一个舞台,但Shelter是个真实的地方,真切的让人冒汗的比赛真的曾发生过。“那种本能”,阿姆这样描述他对比赛的意愿,“永远都在。”
在90年代,我们知道洛杉矶和纽约的hip-hop曾经发生过什么。而要搞清楚底特律那边的状况要花上我们一点点时间。幸亏有了《8英里》的横空出世,特别是它扣人心弦、近乎完美的比赛详尽的把这里的状态完整的呈现出来,这部电影让这座城市不为人知的一面获得了不朽。
本网注明“来源:北美购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美购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美购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标签:贫富,分界,底特律,八英里街
上一篇:美国红枫的美丽... 下一篇:【纳帕系列六】:Realm酒庄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