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400-668-9628

关于玑衡文章的读后感想分享

来源:http://book.douban.com/review/6654539/作者:北美购房网时间:2015/11/16

北美购房网信二维码
扫一扫,随时看

关于玑衡,相信很多人都有读过他的文章,有很多人也曾分享过自己的读后的感想,那么,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网友的关于《毁掉菲茨杰拉德的女人》的感想。
我读到玑衡的第一篇文章是《毁掉菲茨杰拉德的女人》。 
  那时候我既不怎么上豆瓣,也几乎不上人人,所以对她的经历几乎一无所知,在阅读她的文字时,保有了适度的陌生感。当时我也尚未正式入职铁葫芦图书,文章是总编发给我的,问我是否喜欢,是否认为值得出版。 
  我读完《毁掉菲茨杰拉德的女人》,接下来读了《大鱼》和当时尚未成型的前言。前言中,作者提到,她对菲茨杰拉德的喜爱是触发她写作这一系列以“普林斯顿”为线索的文章的缘由。 
  我也非常喜欢菲茨杰拉德。现在作为编辑,我不想过度强调当时自己看到此文的激动,因为这显然不合时宜,容易招来攻击和嘲笑。但我非常喜欢这本书,也认为这本书的读者群是像我一样:喜欢外国文学(我自己几乎不读中国小说)、喜欢适度的翻译腔、对书中提到的人有所耳闻但并没有做出深入了解的人。如果再加上文艺一点的形容,这个人群有一种“纯真、热切”的性格。我非常佩服作者能在工作之余,想法设法采访到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并花费大量时间整理录音材料,完成稿件。但没有想到,连这一点,后来都能成为她被攻击的点之一。 
  简单地说,当时回复的邮件是:稿件很好,值得出版。 
  玑衡在一三年五月交齐了全部稿件,但书直到次年才正式出版。(顺便提一下,书中《第一个中国人》一篇,在出版社审定时有了非常大幅的删减。)在这个过程中,我把每篇文章阅读了不下十遍,同时为书名、文案和封面纠结不已。一本图书在成型的过程中,要加入多少人的意见,这一点,没有做过书的人可能很难想象。书名要讨论(哪怕是和没有看过本书的人也要邀请进来参与意见)、封面要推翻(发行认为不好卖的封面就要打回重做)、封面文案要打这个人群,要打那个人群……总之,一切的过程对我个人而言非常折磨,差不多做完这本书(封面还不是我做的最后),我就离职了。 
  说到离职,图书编辑离职过程一般都有一种执念,“我得做完某某书再走”。对我来说这本书就是这本《自由的老虎》。 
  尽管读的次数之多,已经到了足够令人厌倦的地步,但我仍然认为这本书很好,值得出版。当然所谓的“值得”要选择一个参照系。如果非要将它与严肃的学术著作相提并论,我只能说,你对它太过苛刻。读过越多遍,我越觉得:这本书对于一般读者的动人之处,乃是作者强烈的热情,以及她凭着这一股热情将纷繁的头绪整理,“从人群中找到自己要写的那个人,从事情中发现自己要写的那件事”的劲头。在反复阅读之后,相较于一开始两篇的惊艳,我更喜欢《一封长电报》《他人的生活》《爱因斯坦的梦》,那种试图抽丝剥茧、追问“所有这一切从何开始”的执念。这种执念不仅指向外界,更指向自身,作者一直想要对自己回答一个问题:我是谁?我为什么在这里? 
  这是作者的经历和阅历所致,这本书中有很多地方提到“自我指涉”,显然这是某一个阶段令她着迷的一个概念。“自我指涉”这个词我始终觉着有点别扭,大概也容易造成他人的不适。这本书在豆瓣上架后,有人愤怒地指责“居然用这么鸡汤的笔调去写图灵,她也配!”,这几乎令人无法反驳。其实我在看茨威格《三大师》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感觉。 
  倒不是说玑衡和茨威格写得一样好(或一样不好),而是想说:作家有自己的创作个性。玑衡的创作个性(严格地说,是她在《自由的老虎》这一时期的创作个性),尽管受流行的非虚构写作的影响,强调材料和逻辑的重要性,但整体仍然富于浪漫的色彩。在这本书的最后她非要加上一篇《在墓园》,不是采访,而是小说;她想当一个好作家,想以自己的方式探寻他人、解释世界、回归自身的愿望太过迫切,但这种迫切是坏事吗?至少从文学创作的角度,不能说是坏事吧,这让她的叙述非常有感染力。在《克里斯蒂娜的头发》一篇中,她写的是小丑克里斯蒂娜的故事,但到最后写费里尼,写《大路》,写马戏团和小丑,这等于强制性地在他人的命运中加入某种可能并不客观的宿命色彩。但这样写是很好看的。
  对于我这种普通读者来说,之前既不知道迈克尔·刘易斯是谁,对乔治·凯南也缺乏关心,这本书所讲述的人物故事,新奇而激动人心;一本定价32.8的书,完美地实现了它的阅读价值。 
  而且我相信玑衡以后可以写得更好。 
看来,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有的时候或许可以影响到更多的人。

 

 

 

本网注明“来源:北美购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美购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美购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标签:感想

上一篇:美国“流浪富豪” 没车没房环球漂泊... 下一篇:【纳帕系列六】:Realm酒庄的传奇...

推荐阅读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