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速公路的人性化设计
来源:http://iask.sina.com.cn/b/3404749.html作者:北美购房网
扫一扫,随时看
美国的半年时间里,因户外活动和旅游,乘坐汽车在德克萨斯、纽约、新泽西、马里兰、宾夕法尼亚、马萨诸塞等州的高速公路上走过。
走的多了,引起了我对美国高速公路在建设和管理方面人性化设计的注意。
美国是世界上高速公路建设最早、发展最迅速、路网最发达、设施最完善的国家之一。从1937年,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州建成第一条长11.2公里的高速公路起,目前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到9万公里。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高速公路网已基本形成,路网相对固定。现在,人们花100多美元买一个卫星定位系统,有语音,有图像,开车出门,不问路,全美随便走。
美国的高速公路在修建时很少深切方。他们宁可多绕一些,或者错开双向道路的水平高度,拉开双向道路的水平距离,也不搞大的开挖。即使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的深切方,也绝对不搞混凝土现浇和预制块护坡。而是将两边的边坡开挖得很缓,再在上面种上草皮。因其他原因个别地方需要护坡的,处理方法也是块石干砌,或用碎石填压。这样的设计和处理方法的好处是,减少了道路的压抑感,增加了司机的视野。当然生态环保也是重点考虑的内容。比如干砌和碎石压浸,透水性好。
路面全是沥青的,没有看到混凝土的。这可能是出于环保、施工维修方便和行驶舒适的考量。
高速公路经过居民区的地方,有的修了很高很厚的水泥墙,在路上看不到里面一、二层的房子。这样即安全,又隔音。除填方路段和集镇有钢护栏外,其余路段大多没有钢护栏。
两路中间的隔离带,除特殊路段有成片的森林甚至是原始森林外,其余没有看到树木的,即使类似我们国内的松柏等很矮的观赏树也没有,全是修剪整齐的草坪,个别也有水泥隔离墩的。这种处理方法增加了道路的通透性。
全路没有高架防护铁丝网,也没有紧急停车安全岛。两条道路与两边绿化带无障碍相连。汽车有故障可以随便停在靠右边的路上和草地上。
路两边的绿化也以草皮为主。而且草地很宽,几十米、上百米的都有。无论春夏秋冬,管理方对草地都进行经常性的修剪
西南部的德克萨斯州,在全州数千公里的高速公路的3条绿化带的草地上,先年的秋冬撒下野花的种子,来年3至5月,各种野花成片竞相开放,煞是美丽壮观。因此,这个州在美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野花节。其中高速公路两边一望无际的野花为节日撑了不少面子。走在这样的高速公路上,美不胜收,心旷神怡!心情好,行车也就安全一些,相对交通事故也就少一些。
高速公路每隔几十公里就有一个休息站。在90号州际高速公路上,我看到沿途休息站的外观内部结构都是统一的。里面有吃、住和购物的地方,外面有加油站。
由于美国90%以上的高速公路不收费,所以高速公路两边连接其他各等级的公路很多。这使得过往的车辆上下高速都很方便。有好几回我们在德州的高速公路上下错了出口,往前开几分钟又毫不费力地重上了高速。
我在美国东北部地区旅行时,也看到高速公路收费的。他们收费的原因,是因为这条路修建年代已久,路面已坏,需要维修资金。
高速公路的收费站的设计和管理很先进。大多数收费站无人值守。汽车过站时停下刷卡收费,或者是汽车缓慢通行电子扫描扣费(车主在汽车窗前贴上身份码,电子识别,在银行开一专门账户划账)。未见汽车排长龙缴费的。
回国了。在回家的一条高速公路上,我自然联想到美国的高速公路。他们其中的一些做法,我们永远学不到。这是国情决定了的。比如我们人口多耕地少,修路时更多的是考虑少占地。有些路段的深切和两边的陡坡,也是出于节约土地的考虑;我们沿路人口、村庄、集镇密集,防护栏、网一处都少不得;我们道路窄,车况不是很好,没有安全岛不行;我们建设资金有限,设计水泥路面可能节约些;我们的收费站多一些,这是因为修路的资金来源的多渠道等等。
但这也不能成为我们不学习别人一些好的做法的理由。目前我们能够做到的要尽量做到,比如绿化的布置、很矮的边坡护砌方法、公路噪音扰民和少设站收费的问题等。我听说有个别地方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收了好多年,贷款早就还清了,还在那儿收,没人监管。这就要尽快改过来。目前还不能做到的,要积极创造条件,或等条件成熟后马上跟上来!
总之,我们国家的高速公路,不仅要修得多、修得长,更重要的是要工程质量好,管理人性化。使得有很多的车在上面低成本的跑,无障碍的跑,高兴的跑。这是我国国民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缩小与发达国家经济差距的重要支撑点。
本网注明“来源:北美购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美购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美购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标签:美国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