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400-668-9628

原力谜之魅力!《星战》在美国为啥那么火

来源:http://ent.sina.com.cn/m/f/2015-12-20/doc-ifxmttme5959090.shtml作者:北美购房网时间:2015/12/21

北美购房网信二维码
扫一扫,随时看

这几天,“星战”在美帝有点火。首日票房1.2亿、三天进账2亿多美元,创下影史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广播影评人协会的“评论家选择奖”后悔没有给它提名,准备给“原力觉醒”强行补发提名;各路明星纷纷拿出自己压箱底的物件,装扮成星战人物去看首映;007丹尼尔·克雷格自曝在片中演了一个没有露脸的风暴士兵;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在民主党辩论结束时说了“愿原力与你同在”;就连总统奥巴马也在今年的最后一次白宫记者新闻例会上提前结束,说他要回去和夫人一起看白宫为伊战士兵遗属举办的《星球大战》专场放映了!

不过,中国观众对《星球大战》的兴趣未必会比对漫威漫画的兴趣大,这我倒可以理解。毕竟过去十年中,漫威推出了数量庞大的电影、漫画、游戏、玩具,早已在中国培养出了一代年轻的消费者,而《星战》系列除了鼎鼎大名外,并未有机会与中国观众真正接触。

中国观众也很难理解为何老美会对一部科幻片这么着迷,全国上下从总统到宅男都为它狂热。在中国人眼中,《星球大战》、《星际迷航》和《人猿星球》、《银河护卫队》都一样,甚至可能有人觉得《星球大战》还不如《人猿星球》续集好看。

《星球大战》为何会在美国火,以至于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影响了几代的美国人呢?这是个值得研究的庞大课题,写一篇论文都不为过。不过在这里只能简单剖析一下,就算是抛砖引玉吧!

《星战》是美国人自己创造的国民神话

1977年的《星球大战》  要说美国人为何痴迷《星战》,首先要了解的就是美国的国情。

美国是一个建国只有239年的年轻移民国家,和英国一样它缺乏自己成体系的神话故事。英国有托尔金,可以根据北欧神话创作出《魔戒》;而美国呢,很可惜,这个缺失一直没人能够弥补,直到1977年《星战》的横空出世。

看过《星球大战》电影的观众一定会对片头的那段黄色字幕记忆深刻——“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遥远的星系里”(A Long Time Ago, in a Galaxy Far Far Away)。这是什么?这就是最经典的讲故事的开头啊!乔治·卢卡斯打一开始,就是把《星战》作为神话故事来说的。

再看《星球大战》的故事结构:一个普通人(至少他自己这么认为)幻想着逃离普通平淡的生活、去外面的世界冒险;一个神秘人物出现,告诉他其不凡身世,并把他带进一个全新的世界;主人公意识到自己正是预言中的救世主,在经历一些列磨难后,他成长为真正睿智、勇敢、有担当的英雄;最后他拯救了世界、实现了预言。

《星战》人物乱入白宫  是不是听起来很耳熟,事实上《哈利·波特》里的哈利·波特、《黑客帝国》里的尼奥、《魔戒》里的弗罗多都是这样的。很多经典的神话也都是这样的故事结构。

记得曾有人研究过,说我们人类的各种故事都可以归纳为几种特定的故事模版,万变不离其宗。这话是有道理的。

《星球大战》这种“弱小的一方克服看似无法逾越的重重障碍、最终打败强敌”的套路,可以一直追溯到《圣经》里大卫打败巨人歌利亚的故事。大卫是一个年轻的牧羊人,歌利亚则是非利士将军,当歌利亚带领军队进攻以色列的时候,无人敢应战,只有大卫靠投石绳和石子击倒歌利亚,杀死了他。

国民神话的故事必须浅显易懂。《星球大战》也做到了这一点。

在银河共和国里,黑与白、英雄与反派都有着清楚的界线,最复杂的角色黑武士达斯维达也可以用“前期是好人、后期堕落就变坏了”来理解。观众无需费脑子,就可以理清剧情。

“星战”中有爱情、亲情、恐惧、背叛、悲伤、失败、胜利等很多人类基本的感情,这些感情又以最简单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不仅可以满足成年人,更让小孩子们容易理解。

但仅仅有着经典的故事结构、浅显易懂,还不足以让《星球大战》成为美国的国民神话,它还必须得有自己独特的东西。

这点,卢卡斯很聪明地加入了东方的哲学和文化。

卢卡斯(右一)与黑泽明(左一)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黑泽明的电影在美国曾流行了一阵子,《七武士》还被翻拍成了《豪勇七蛟龙》。卢卡斯也很爱看黑泽明的电影,事实上《星战》就是他看过《战国英豪》后产生的灵感。

现在你回过头去比较《战国英豪》和《星球大战》这两者之前的同异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毕竟卢卡斯在后来的创作中逐渐偏离了最初的设想。但是公主、武士这些东西保留了下来。

说起绝地武士,大家就会想到光剑,这恰恰源自日本武士和他们的武士刀。对日本武士来说,武士刀是他们最重要的东西,他们会给他起名字,将其视为自己的灵魂。绝地武士和光剑的关系与此一样。

光剑  此外,武士必须要对他们的师傅绝对忠诚、不能惧怕死亡,这点绝地武士也继承了下来。绝地武士也有等级,要通过各种各样的训练成为大师,而他们的训练不仅仅是搏斗技艺,也包括心性的修炼,这同样与古老的东方哲学如出一辙。

和绝地武士类似,“原力”也是个东方的概念,起源是印度哲学里的“普拉纳”(Prana),指的是是生命的能量、生命的气息。

东方元素的加入,让西方主流观众觉得很新鲜,特别是小孩子,当他们拿着光剑在自家后院里玩的时候,会觉得很酷。

《星战》的世界很大,它会自己生长

要让中国观众理解美国人的“星战情节”,其实还有一个好办法,就是换位思考。有人曾说过《哈利·波特》就是我们这个年代的《星球大战》,如果你能理解大家为何会对《哈利·波特》那么痴迷,那么多少也能理解别人为何会对《星战》痴迷。

无论《哈利·波特》还是《星球大战》,他们都创造了一个会自我生长的世界。

《哈利·波特》类似于我们这个年代的《星球大战》  卢卡斯在《星球大战:新希望》上映的时候,专门在片头加了一段字幕,告诉你,接下来你看到的故事只是一个更加庞大故事背景下的小浪花,《星球大战》叙述的只是银河共和国悠久历史长河中一个短暂的瞬间。他在很多台词里也会加入一些信息,暗示一些电影里没演但在这个世界里发生的事情。

这种“冰山一角”的设定在很多此类“创造一个完整世界”的艺术作品里被广泛运用。比如《魔戒》,在弗罗多遇到魔戒之前,中土世界早已存在了很多很多年,那里发生过无数可歌可泣的人和事,但你们看到的只是弗罗多这一段。《星球大战》也是这样,银河共和国早已存在,死星也不是刚开始建造,你所看到的银幕上展现的一切都只是这个庞大世界的一角和时间长河中的点滴。

这种开放式的设定有一个好处,它可以最大限度的打开观众的脑洞,让观众尽情想象、自动脑补冰山在水面之下的部分。大家会被这个虚幻的世界所吸引,不停地探讨、争论、分享,就像真的生活在这个世界里。

《星球大战》的粉丝文化就是这样形成的,它可能也是最早的同人文化聚集地。

自1977《星球大战》上映后,激发了无数人的创作灵感,诞生了许多星战同人小说、漫画、游戏、影视,这些作品反过来又反哺了《星球大战》,源源不断的为它补充血液,让这个世界不断丰富成长壮大。这是一种创作者与观众的共谋,两者之前不断如此良性循环,最终就像滚雪球一样,让作品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星战》如此,其他热门的IP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划时代的视觉效果终成就一代经典

要想理解70年代的人第一次看到《星球大战》的感觉,首先我们得看一看当年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1977年的美国,电视只有3——5个频道,一过12点就要停播检修;电脑和冰箱一样大个儿,没有互联网;第一款家庭电视游戏《Pong》才诞生没几年(你可以去搜一搜看看这款游戏多么的简陋)。人们根本想象不到在未来,会有iPhone、会有平板电脑、每家能看2000个电视频道。

再看看那个时候的科幻片是什么样的。

在1968年《2001太空漫游》上映之前,大部分的科幻片都是B级片,制作粗糙、成本低廉。也有《人猿星球》这样的大制作,但《人猿星球》的续集也是一部不如一部、成本越来越低。总之,科幻片在那个年代不是主流。

《2001太空漫游》的风格并非老少咸宜  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上映后,科幻片的地位有了显著提升,尤其是该片的视觉特效,比以往有了很大突破。但是这部影片依然延续了之前如《人猿星球》那样的冰冷、荒凉的未来风格,很难想象有哪个小孩子会爱看《2001太空漫游》。

相比之下《星球大战》要有趣的多,也更有人情味。在他之前,没人拍过这种科幻电影。

就像卡梅隆拍《阿凡达》一样,卢卡斯拍星战时,创造了很多种族,并为每个种族创造了属于他们的文化、语言。他还发明了死星、X翼飞机、TIE飞机、光剑、各种各样的机器人。这些细节会让观众觉得这个虚幻的世界真实可信,并产生探索它的欲望。

为了营造真实的星战世界,1975年,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成立了“工业光魔特效公司”(Industrial Light & Magic)。此举当时实属无奈,因为那时电影公司没有专门的特效部门,技术上无法支撑起《星球大战》这样的特效电影。

为了《星球大战》的特效,工业光魔创造了多个第一,比如他们发明的戴克斯特拉数控摄影机(Dykstraflex),这种摄影机可以以复杂轨迹绕行飞船模型拍摄,营造出飞行的错觉;尤达大师(Yoda)的制作也是一大成就,当时他们找来一帮麻省理工学院的家伙,成立了工业光魔电脑部门,通过把电脑动画和真人融合在一起完成了这个角色的制作。这个部门日后则发展出了皮克斯(Pixar)。

《星球大战》总共有800多个特效镜头,在当时堪称空前。1977年五月份《星球大战》上映后,取得巨大成功,但卢卡斯当时并不知道,因为他在夏威夷度假。直到一周后朋友与他联系时,他才了解到观众对该片的疯狂。

《星球大战》的特效成为划时代的里程碑,因《星球大战》而生的工业光魔也靠这部影片树立了自己在特效界的先驱地位。

经典的故事、划时代的特效、以及美国人对本土神话的渴望,这种种元素汇集在一起,成就了《星球大战》的不朽地位。而当年的星战迷们长大后,他们的星战情结又被传给了他们的子女,如此反复,才导致今日美帝人民举国看星战的热闹场面。

话说回来,你如果是一个星战盲,该如何“脱盲”呢?

这里建议,最好从《星球大战4:新希望》开始看,也就是按照拍摄顺序来看。卢卡斯的老《星战三部曲》情节和人物更加丰满,而前传三部曲更像故事图解。另外,在六部星战电影里,公认的最好的一部是《星球大战5:帝国反击战》,如果你只想看一部星战电影(除了《原力觉醒》),那就选这部就好了。

 

 

 

本网注明“来源:北美购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美购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美购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标签:原力

上一篇:北美管理会计师介绍... 下一篇:好消息:国航和海航相继提交中美航线复...

推荐阅读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