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渡槽
来源:http://www.doc88.com/p-9963415422805.html作者:北美购房网
扫一扫,随时看
位于美国西岸加利福尼亚洲南部的洛杉矶,终年干旱少雨,一百多年前,洛杉矶的一些城市设计师从加州东部的欧文谷引来的水,流经233英里长的水渠进入了洛杉矶,为洛杉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渡槽引水,解决干旱
1908年正值老罗斯福(西奥多·罗斯福,就是《博物馆奇妙夜》里面骑马举剑的那位)卸任美国总统职位、绰号“微笑的比尔”的威廉·塔夫脱上任伊始之际,严重缺水的洛杉矶(Los Angeles,California)开始大兴土木,建造渡槽引水。
然而,水源位于距离洛杉矶市区达数百英里的欧文斯流域,建造这么一条由成千上万个上吨重的输水管道连接而成的渡槽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首要问题就得解决原材料运输的问题。天无绝人之路。就在这时,第一批拖拉机刚刚下线的霍尔特找到了当时的洛杉矶渡槽局首席工程师威廉·穆赫兰,信誓旦旦地说他的拖拉机能够担此大任。很快,第一批下线的100辆霍尔特拖拉机中有27辆驰骋在莫哈韦沙漠(The Mojave Desert)上,并且在一开始就发挥了非常显著的作用,显示出了机械无与伦比的力量。当消息传回洛杉矶市,大家大为震惊,当时又有28个人购买了霍尔特拖拉机。
聆听着不绝于耳的引擎轰鸣声,注视着逾越在山坡丘陵之间的霍尔特拖拉机,威廉·穆赫兰也由衷地为他当初做出的决定感到自豪。
无奈之举,骡子“顶替”
可惜好景不长,人们发现,在使用过程中,卡特彼勒拖拉机会不时发生故障。导致最终不得不忍痛割爱,放弃继续使用卡特彼勒拖拉机,取而代之的仍是“老伙计”——骡队。
卡特彼勒的创始人霍尔特也无可奈何,只能接受这令人哭笑不得的事实。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霍尔特当时的心境我们可想而知,但这也不一定。全是坏事。我国古人讲,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倚。有了这次”滑铁卢“,卡特彼勒的研发团队从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收获了多种解决方案和技术改进,例如纯钢构造、三速变速箱、更好的弹簧悬架系统、更好的离合器和增强型零件。
1913年洛杉矶渡槽竣工,时至今日卡特彼勒已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工程机械行业之巨擘,以其产品的高可靠性和耐用性而闻名遐迩,我想,这和当年痛彻心扉的经历不无关系。
本网注明“来源:北美购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美购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美购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标签:洛杉矶渡槽
上一篇:华盛顿的历史... 下一篇:中国重启出境游后, 纽约未见中国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