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美國研究所和商學院 MBA 的經驗和建議
      来源: 作者:北美购房网 时间:2018/12/10 
      
        
      
	  
       
	壹直以來在美國商學院都是最熱門的申請院校。每壹年都會吸引大批的商科留學生。對於申請這個專業的留學生來說,肯定在申請之前會有很多需要做好的準備工作。所以小編為大家總結了壹些在美國申請商學院的經歷和建議。
	本文適合的讀者 
	
		中等英文程度的申請者。若是英文很強、立志要申請 Top 10 的研究所,可以跳過此篇。 
	
		家裡經濟中等者。我是由台灣教育部申請了學貸,目前仍在還學貸中。若家境優渥者可少很多顧慮,甚至可以在美國念幾年語言學校再轉大學或研究所。 
	
		有強烈的企圖心要來美國。擁有「不放棄」的信心與毅力很重要,這個強大的目標會督使著你朝著「美國夢」邁進。我建議這兩本好書:The Alchemis t 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 The Fountainhead 源泉  
 
	
		(圖:The Alchemist)  
 
	
		(圖:The Fountainhead)  
 
	前期準備工作 
	申請研究所的準備時間至少要半年;我認識的不少朋友,於大一就開始準備。若是確定要申請研究所,越早開始加強英文、了解自己的興趣越好。
	
		查詢學校排名:查詢美國排名請連此  
	
		查詢學校網頁:基本上是最直接的資料,不明白之處也可以寫信問招生組員。 
	
		請教留學顧問:我當時有請了一個留學顧問、指導你資料準備內容與時程,但覺得益處不大,最終仍是靠我自己去規劃所有內容。若是好的顧問,也許可以省下不少時間。 
	
		查詢校友資料:我有很多學長姐出國,申請前可以有禮貌地詢問學校的風氣、課程…等;若大學沒有幾位學長姊,也可以由 LinkedIn  
 
	 
	(圖:LinkedIn 在 US 20005 區域 50 Miles 以內有19名哈佛商學院畢業生)  
	聯繫學長姐的時候禮貌很重要。這些校友多半已經畢業,可能工作和家事都很繁忙,請尊重他們有空的時間 -- 並不是因為來自同一個國家、說一樣的語言,他們就有義務要幫助你;沒有回覆你是正常,若有時間回答你,反而得更值得感謝他們。 
	 
	資料準備:開始編織夢想 
	在了解學校內容、訪問各個校友後,便開始撰寫與準備資料。撰寫資料 
	
		小論文 Essay:申請研究所時學校會列出一些問題(約三至五個),必須按照問題、於字數限制內回答。 
	
		履歷 Resume:請用美國的標準履歷格式。 
	
		讀書計畫 Personal Statement、Statement of Purpose:主要內容為說服研究所評審委員的唯一目的:Why me? 為甚麼要選我而不是別人?網路上有許多範本  
 
	準備資料 
	
		語言成績 English Proficiency Test:美國研究所多半是要求 TOEFL 托福,有些也收 IELTS 雅思成績,MBA、商管學院要求 GMAT,而理工學院則是要求 GRE。各個學校有自己的門檻,必須察看其招生網頁。下列為其報名方式與參考費用:
		
			
				托福:至 TOEFL  
			
				GMAT:至 GMAT  
			
				GRE:至 GRE  
			
				因本篇只是介紹研究所的整體介紹,細部如何準備 TOEFL 托福與 GMAT 的準備就不多作說明,但是 TPO (TOEFL Practice Online)、GMAT OG (GMAT Official Guide)為必備讀書資料。 
		 
	 
	
		推薦信 Reference Letter:通常會找二位以上,若有工作經驗者,我建議一位來自教授、一位來自業界的主管或同事。如果推薦人很忙沒有時間,可以自己擬好信件內容,由教授或主管審核、簽字、並彌封。為確保信件保密,即使再熟悉的教授與主管,皆請他們於密封好的信件口上簽名,如上圖。 
 
	
	
		財力證明 Proof of Funds:證明申請人有足夠的能力負擔完課程所有的學費與開支,必須請銀行列出存款證明;但若是大學 GPA 成績夠好、十分優秀,也可以爭取獎學金、減少家裡的負擔。 
	
		大學在校成績單、大學畢業證書:證明自己的在學專業、成績與排名,這些資料必須至學校申請並將資料加以彌封。有志到美國念研究所的讀者,大學 GPA 不能太低,以美國 Top 50 看來平均至少要在3.3以上  
	
		其他輔助資料:其他像是在學校的專案、工作時的成果,若與該研究所科系有相關,也可以做成一份簡單的作品集讓學校評審團參閱。 
 
	準備研究所考試 
	時間分配。 基本上是因人而異,我會在早上精神最好的時候準備 GMAT 、下午為 TOEFL 托福,而我自己很喜歡寫作,寫讀書計畫、Essay、與校友諮詢等對我來說是比較輕鬆的時間,因此這些我會於晚上撰寫,基本上是1/3、1/3、1/3的集中分配;因為家裡很支持沒有經濟負擔,若是白天要上班、僅只剩晚上、假日準備的朋友,弦就得拉得更緊一些了。面試。 通過第一關的紙本審核後,恭喜你進入第二關:面試,面試包括了視訊面試、電話面試、現場面試,通常於前兩個居多;若有學校代表至當地,那很幸運的會有近距離的面試機會,就我認為是最佳可以表現自己的機會。準備好打仗武器很重要。 於面試時,建議買一個好的耳機與麥克風,音質清楚不會容易激怒口試官,建議可以購買 Bose SoundLink Mini II Apple 不到 80 美元 
	(圖:好用的音響品牌 Bose)  
	保持微笑與平常心。 即使是電話面試看不到臉仍是要保持微笑,一般面試官喜歡開朗、但卻不失邏輯與認真的學生;這套在工作職場也一樣,做事時外表要保持從容不迫、有條理,但是內心要保持嚴謹。 
	 
	我自己的親身經歷 
	拿到研究所的錄取通知後,行前的準備、剛到美國的文化衝擊與適應、上課積極參與發表意見、與小組組員的互動、如何 Net-Working 又是另一段故事了,但有前面的第一階段才有後續不是嗎?Hult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 
	
		碩士僅需一年:雖說 TOEFL 托福與 GMAT 到了一定門檻,或是大學 GPA 到了一定門檻,皆有財務補助,但一年期學費比起常規兩年制的碩士學位還是便宜許多。 
	
		可輪轉多個校區:包含美國舊金山、紐約、波士頓、英國倫敦、阿拉伯杜拜、中國上海;但若立志留在美國拿 F1/ OPT 的學生必須選擇美國內的校區。 
	
		國籍多元化:每國學生均有數量限制,據我所知一些加州學校、會計工程等科目皆是亞洲人,甚至全是中文環境,就像還在國內一樣。以我那年的統計,Hult 的同學來自一百多個國家,分組時也會按不同國籍分爲一組,這讓我在未來面試、後續工作益處良多。 
	
		校區皆在市中心:許多傳統知名美國大學落在偏遠郊區,而 Hult 的校區落在市中心,有更多的機會 Net-working。我爸爸曾說:來美國就是要到發達的地方,幹嘛到鄉下?畢業後我一直留在灣區、每天被高漲的房租與生活費逼著努力向前。 
	
		Action Project 企業解決方案:在最後的一個半月會與企業合作,提供一份管理顧問的解決方案,包含諸多大公司:Johnson & Johnson, Verizon, 3M、Intel,有些表現出色的同學甚至在畢業前就拿到 offer。對我來說,比起寫論文,不如到真實企業實際操作更有益處! 
 
	 
	(圖:我的 MBA 畢業舞會;畢業典禮視頻參見這裏 )  
	若有興趣想要了解並申請 Hult,可聯絡我當校友推薦人,增加獲得面試的機會。若你成功錄取、並且我拿到推薦費用,可以平分、省下彼此在美國的生活開銷。 
	 
	常见问题 FAQ 
	念 Hult 霍特商學院是否比一般商學院更好找工作呢? 
	基本上在美國能找到工作留下來的畢業生,皆會有一些以前的工作經驗、或是認識的學校校友、過去大學的朋友、又或是在 Networking Hult 的 career service 是不是很有幫助? 
	我認為 Hult 的職涯中心幫了我很多,有提供履歷表建議、職涯小組討論、邀請各公司來演講、校友會、LinkedIn 教學,如果需要更多幫助,也可以安排職涯老師一對一預約面談。
	Hult 霍特商學院的校友推薦制度 
	今天仔細查了一下、並與學校人員確認,若經由校友推薦的申請者,不論是大學部、研究所錄取、並正式就讀後,雙方都有$1000的獎勵!(約台幣三萬元、人民幣6800元),但有以下條件:
	
		不能已經被其他人推薦過。 
	
		不能已經存在學校的資料庫裡。 
	
		不能已經是註冊學生。 
	
		距校友推薦日起算至註冊申請不能超過45天。 
	
		不得透過代辦或介紹中心,需要自己至霍特網頁申請,詳細的申請流程可以先與我詢問(不然將違反上方說的第二點),我會連絡校方代表與你直接聯繫。 
 
	Ps.校方人員都十分親切,至今我已經畢業兩年多,仍與亞洲區、美國區校友保持聯繫。若有更多我沒補充到的,歡迎寫信給我 greenlemontw@gmail.com 
	以上內容就是為大家分享的在美國申請商學院的壹些經歷和建議。希望能為以後申請商學院的留學生帶來幫助。想要成功申請美國商學院的話,這些建議大家還是需要來了解壹下的。
       
	  
      
      
 
 
 
	  本网注明“来源:北美购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美购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美购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标签:申請美國研究所和商學院 MBA 的經驗和建議
      
        
		
			
			上一篇:身份转换报税时的 First-Yea... 
			
		 
		
        
		
			
			下一篇:加州房屋火灾保险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