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高净值家庭的增长速度比GDP快, 想成为千万富豪原来有三条路径

扫一扫,随时看
在中国混迹多年的英国人胡润最近又出来搞事情了,胡润在中国早期以发布富豪榜而为人所熟知,号称“榜爷”。
这次,胡润发布了《2017胡润财富报告》,把中国有多少有钱人、有钱人都在哪、他们到底多有钱,以及钱是怎么来的,都查了个一清二楚。大数据告诉我们,中国千万资产高净值家庭的构成人群中,有55%是企业家,20%是金领,15%炒房者,10%炒股者。

而在亿万资产超高净值家庭的构成人群中,已经全然不见打工者的身影,转而变为75%企业家,15%炒房者,10%炒股者。
这意味着什么?依靠打工,你可以成为千万富翁,但却很难成为亿万富豪。
不过,残酷的事实之外,似乎还透露着那么一点点光:大数据还告诉我们,有超过3万户家庭,是靠炒房炒股,炒出了亿万身家。
这也许也印证了那句话——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1中国到底有多少有钱人?
如今中国的“有钱人”多到什么程度呢?简单来说,在香港,平均每34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千万富翁;在北京,平均每83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千万富翁;在上海,平均每105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千万富翁;在深圳,平均每170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千万富翁……

显然,千万富翁在当下已经谈不上是“凤毛麟角”了,充其量也就是个“中等意思”。更加引人瞩目的一组数据是:在香港,每600人中就有1人是亿万富豪;其次是台北、北京和上海,每1200-1600人中有1人是亿万富豪。
数据显示:
截至到2017年1月1日,大中华区600万资产家庭数量已经达到460万,比去年增加27.4万,增长率达6.3%,其中拥有600万可投资资产的家庭数量达到161万。
拥有千万资产的“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186万,比去年增加14.7万,增长率达8.6%,其中拥有千万可投资资产的“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94.8万。
拥有亿万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12.1万,比去年增加1.2万,增长率达10.5%,其中拥有亿万可投资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7.1万。
拥有3000万美金的“国际超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7.9万,比去年增加8300户,增长率达11.8%,其中拥有3000万美金可投资资产的“国际超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4.8万。
报告总结称,“高净值家庭的增长速度比GDP快。”
2有钱人都在哪儿?

先看下“不那么有钱”的600万资产家庭分布情况:
1.北京重新超越广东,成为拥有最多600万资产家庭的地区,比去年增加5.5万,达到63.5万,增幅9.5%,其中拥有600万可投资资产的家庭数量有22.3万。
2.广东第二,比去年增加3.6万,达到62.8万,增幅6%,其中拥有600万可投资资产的家庭数量有22万。
3.上海首次超越香港位列第三,比去年增加4.9万,达到55万,增幅9.8%,其中拥有600万可投资资产的家庭数量有19.2万。
4.香港第四,比去年增加1.7万,达到52.8万,增幅3.3%,其中拥有600万可投资资产的家庭数量有18.5万。
5.浙江第五,比去年增加3.3万,达到47.2万,增幅7.5%,其中拥有600万可投资资产的家庭数量有16.5万。
再看 “中等意思”的千万资产高净值家庭分布情况:
1.广东连续第二年成为拥有最多千万资产高净值家庭的地区,比去年增加2.8万,达到26.8万,增幅11.7%,其中拥有千万可投资资产的高净值家庭数量有13.7万。
2.北京第二,比去年增加2.5万,达到26.3万,增幅10.5%,其中拥有千万可投资资产的高净值家庭数量有13.4万。
3.上海第三,千万资产高净值家庭比去年增加2.5万,达到23万,增幅12.2%,其中拥有千万可投资资产的高净值家庭数量有11.7万。
4.香港第四,千万资产高净值家庭比去年增加1.1万,达到21.4万,增幅5.4%,其中拥有千万可投资资产的高净值家庭数量有10.9万。
5.浙江第五,千万资产高净值家庭比去年增加1.6万,达到17.6万,增幅10%,其中拥有千万可投资资产的高净值家庭数量有9万。
最后来感受一下亿万资产超高净值家庭分布情况:
1.北京仍然是拥有最多亿万资产超高净值家庭的地区,比去年增加1800户,达到1.74万户,增幅11.5%,其中拥有亿万可投资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数量有1.03万户;
2.广东第二,亿万资产超高净值家庭比去年增加1700户,达到1.57万户,增幅12.1%,其中拥有亿万可投资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数量有9250户;
3.上海第三,亿万资产超高净值家庭比去年增加2100户,达到1.48万户,增幅16.5%,其中拥有亿万可投资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数量有8730户;
4.香港第四,亿万资产超高净值家庭比去年增加700户,达到1.2万户,增幅6.2%,其中拥有亿万可投资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数量有7100户;
5.浙江并列第四,亿万资产超高净值家庭比去年增加1,700户,达到1.2万户,增幅16.5%,其中拥有亿万可投资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数量有7090户。
3钱从哪来?
报告显示,在千万级资产的高净值家庭构成中,企业主占比55%,金领占比20%,炒房者占比15%,职业股民占比10%。

他们的具体情况如下:
企业主(55%):企业资产占其所有资产的60%,他们拥有180万的可投资资产(现金及部分有价证券),20万以上的车和价值200万以上的住房。
金领(20%):主要包括大型企业集团、跨国公司的高层人士,他们拥有公司股份、高昂的年薪、分红等来保证稳定的高收入。他们财富中现金及有价证券部分增长至20%,他们拥有500万以上的自住房产,价值50万以上的汽车。(小编注:看来金领比企业家更注重生活品质哦!)
炒房者(15%):主要指投资房地产,拥有数套房产的财富人士。房产投资占到他们总财富的90%,现金及有价证券占比5%。
职业股民(10%):指从事股票、期货等金融投资的专业人士。现金及股票占到其总财富的30%。职业股民平均拥有450万以上自住房产,200万以上投资性房产和价值50万以上的汽车。
而从亿万级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构成来看,金领已经被完全排除在外,企业主的比例上升至75%,炒房者和职业股民占比依旧为15%和10%。
虽然炒房者和职业股民的占比未变,但他们的资产配置情况较千万级资产的家庭有明显区别:对于炒房者来说,房产投资占其总财富的比例由90%降到到了约80%;对于职业股民来说,现金及股票占其总财富的比例则由30%大幅提升至73%。
他们的具体情况如下:
企业主(75%):企业资产占其所有资产的60%,他们拥有1500万的可投资资产(现金及部分有价证券),房产占比他们总财富的20%。
炒房者(15%):值得注意的是,由于2016、2017年两年房市火速升温,炒房者在这部分人中的占比由2015年的10%上升至15%。房产投资占到他们总财富的80%以上。
职业股民(10%):现金及股票占到其总财富的73%,房产投资占他们财富的25%。
2017年,中国亿万资产超高净值家庭总数为12.1万户。这也意味着,有超过3万户家庭,是靠炒房炒股炒出了亿万身家。
4有钱人的偏好
《2017胡润财富报告》显示:
中国千万资产高净值人群平均年龄38岁,平均年消费占平均财富的3.4%。
地产是他们最主要的投资方向。
千万资产家庭平均住在240平米的房子。
对奢侈品的热情已经连续两年上升,比去年回暖20%。
最想拥有的是健康,喜欢跑步,未来三年最想尝试骑马。
另据泰康集团与胡润百富刚刚发布的《2017中国高净值人群医养白皮书》,中国主力高净值人群画像及生活、投资偏好如下:



5避险和稳健是关键,保险成为理财压舱石
主力高净值人群在理财态度上越发偏向“稳健型”,风险控制成为他们在理财过程中首要关注的因素。数据表明,90%的主力高净值人群认为“规避风险”在理财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避险心态的逐步提升,兼具“安全”和“稳步增长”特性的保险,投资潜力不容小觑。作为保障型投资,保险实现了风险控制和收益的最佳配置,极大程度地满足主力高净值人群稳健理财的需求。
从主力高净值人群投资理财现状上来看,保险以92%的选择率位列理财方式的首位,在未来计划增加配比的投资方面,“保险”也以82%的选择率排名第一,由此可见,保险作为理财压舱石的作用日益凸显。

6消费心理升级,主力高净值人群为专业和品质服务付费的意愿日益提高
研究显示,主力高净值人群付费意识提高,68%的人表示出了对于更高品质增值服务的支付意愿。在关注的增值服务中,提高生活品“质”型的内容也是他们最为强调的类型,关注比例达到78%。
随着财富和家庭压力的不断增长,以最少的时间获取最优配置和最大价值成为他们的重点,因此“一站式”服务越来越受到欢迎,省心的同时提高便利性,最大化地节约时间。
超过7成的主力高净值人群认为“一站式”综合方案是他们最为偏向的解决方案类型。值得一提的是,在追求一站式服务过程中应同时强调“专业”和“个性”两大需求,即“一站式”服务必须建立在“专业”的基础上,且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出差异化的个性方案。

假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美国房产置业的问题,请长按下方二维码咨询。

本网注明“来源:北美购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美购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美购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标签:中国高净值家庭的增长速度比GDP快, 想成为千万富豪原来有三条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