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纽约时报》成功的原因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2066480100lalk.html作者:北美购房网
扫一扫,随时看
创办于1851年9月18日的《纽约时报》发展到现在已经有159年的历史,在当今美国以及世界上都是很有影响力的报纸。《纽约时报》的篇幅巨大,信息充足,内容丰富,格调严肃,在发展的过程中,该报逐渐成为一份新闻全面、社论稳健的严肃报纸。
《纽约时报》能够获得国际性的认可和声誉,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
1、标新立异的定位策略。
该策略是指将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标新立异,形成一些在全产业范围中独特的东西。奥克斯1896年接手纽约时报时,纽约的报业竞争正值白热化,《世界晚报》发行高达40万份,《晨报》30万份,而纽约时报销售量已降至9000份,正处于崩溃的边缘。而且,此时纽约城中的黄色新闻业已经登峰造极。奥克斯选择了一条与大众报纸形成鲜明对比的办报方向来拯救纽约时报。他决定出版一份拥有可靠的新闻报道和社论观点,供不喜欢过分强调娱乐性和特稿的读者阅读的报纸。并且以“本报不会污染早餐桌布”的口号为时报做广告,后来又选择“所有适于刊印的新闻”这句名言登在头版报眼位置。
2.、不惜重金的品牌策略。
“品牌”是指某种产品与服务的名称及其标识,用以同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别。表面上看媒体的竞争是争夺受众市场的竞争,但实质上是媒体品牌的竞争。纽约时报的成功恰恰印证了这句话。为了塑造完美的品牌形象,纽约时报不惜一切代价。为获得第一手的线索、独家新闻,提高报道质量,《时报》不惜花费重金。它不惜重金采访独家新闻,报道时政、探险、科学、航空等方面进展发现的新闻如柏林墙的瓦解、海湾战争的爆发等重大危机材料,均倾尽全力派遣人员前往采访,还不惜代价撤除广告以增加新闻篇幅;不惜重金聘请名报人,以提高报纸编辑的水准;不惜重金购买新设备,以提高报纸印刷的质量,以求永远处于领先地位。正是数代发行人对于高品质的追求,才奠定了其舆论领袖的地位,赢得了“报纸中的报纸”、国家的“档案纪录报”和“每个人的头脑”等美誉。
3、应对变化的创新策略。
1、“彩色革命”。
90年代末,《纽约时报》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最引人注目的是“彩色革命”。1997年9月15日,报纸以彩印形式扩充了艺术、体育、美食、家园、、周末等版面;10月12日,其“周末时尚”彩印刊出;10月16日,头版彩印。苏兹伯格引领“灰姑娘”进入彩色时代。这场彩色革命深层的原因是不同媒体之间的竞争。电视带来的新闻“视觉革命”,培养了受众新闻消费的新需求。,从而促使印刷媒体的重大改革。
2、努力吸引年轻受众。
西方报业的铁律是:报纸的重点不仅在于读者,更在于提供广告市场的读者。广告上尤其对18到3岁年龄阶段的市场感兴趣。读者年龄偏大对吸引品牌广告极为不利,读者年龄偏大,社会经济地位偏低,其注意力不能转化为有效购买力。纸质媒体如果吸引不来年轻读者,其结果必然是随着年长读者的逝去而不断萎缩甚至凋零。为加快读者的年轻化趋势,2002年《纽约时报》改版的举措之一就是加大体育报道的力度,以吸引新生代的目光。 体育作为利润颇丰的产业,每年能为地方带来成千上万的收入。尽管电视早体育转播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报纸的体育报道版面无论从容量还是广告量上都可以和新闻版面媲美。事实上,很多年轻人承认体育版是他们唯一定期阅读的内容。因此,为迎合年轻读者的需求,体育新闻在发行量大的大城市报纸中大幅上升,《纽约时报》也不例外。而吸引年轻读者的另一个措施就是增加软新闻的分量。调查显示,在18到34的主流人群中,他们更倾向于被娱乐,而非被告知。这预示着,娱乐媒体将继续大行其道,而传统资讯类新闻面临着“软化界面”,需要调整诉求策略选择。《纽约时报》的新闻主题变化趋势也非常明显,硬新闻的比例在明显下降,软新闻的比例却在明显增加。
3、图片的应用。
大众化报纸出现后,赢利的目的成为媒体的第一要义,竞争压力加大,对受众的研究力度加大,编辑们“不仅注意到新闻的内容而且也注意到新闻如何呈现”,放弃了政党报刊时期秉承的“传者本位”的观念,开始注意到形式的重要性。而且由于影视文化的影响,人们更易于接受生动的画面和色彩,更习惯于通过直截了当和形象鲜明的方法接受信息,新闻的图片化更成为一个突出的现象。因此,《纽约时报》对于图片的应用更加活泼。除了大幅新闻照片以外,还常常用图表、表格、彩色漫画、连环画、及电脑合成图画等方式。这些图片的处理方式十分多样,叠压式、咬版式、图片穿插、图片旋转、图片切割常可见到,图片文字说明的编排也变化多端。
4、为求长远的质量体系策略。
品质重于利润是历代发行人信奉的原则。报纸的品质就是一份报纸保持其持久生命力的源泉,而这种持久的生命力也必然赢得人们的敬仰和信任,这是报纸的无形资产。 奥克斯接手后就提出那句著名的宣言“刊登所有适合印刷的新闻”这句话成为《纽约时报》的铁律,每天印在第一版报头的左角,成为《纽约时报》百余年来对读者一种矢志不渝的承诺。勤勉而又能干的苏兹伯格家族同奥克斯一样推崇这一理念。“它没有商业社会常有的那种浅薄和哗众取宠之处,它格调严肃,不以惊世骇俗的大标题、怂人视听的下流新闻招徕读者,它的信息量极为充足,对每一起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详尽的独家报道。有的学者认为,从编排上看,它不似《真理报》之精益求精,从文辞上看,不如《泰晤士报》之自然优美,从报道上看,不比《费加罗报》之相近,从风格上看,不如德国的《法兰克福汇报》之严肃庄重,但它在兼有这些优点的方面远远超出。”③ 《纽约时报》坚持用第一流的新闻从业人员为读者奉上第一流的新闻,注重新闻报道的质量与影响力。
本网注明“来源:北美购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美购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美购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标签:纽约时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