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泰坦尼克号的道森家族看美国东部大家族
来源:http://www.ltaaa.com/bbs/thread-266169-1-1.html作者:北美购房网
扫一扫,随时看
美国作为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其社会关系盘根错杂,政治和商业的利益更是紧密相连,一个执政者的背后往往就是一个大的财团或者家族。
美国电影<泰坦尼克>里有一个情节,杰克-道森被邀请参加上流社会的晚宴,见面介绍时,杰克自报姓名,对面的富家子马上问:“道森?是哪里的道森(家族)?”
可以说直到1960年代平权运动展开前,美国是由“小美利坚”(新英格兰地区)和“大美利坚”(整个美国)构成的,就像是俾斯麦时代,文化概念上的“德意志”,是由“小德意志”(普鲁士王国)和“大德意志”(包括普鲁士,奥地利,及其他德语区)构成的一样。
“小美利坚”,是美国的精华,所有的权力,财富,文化,工业,教育,时髦,社交,都浓缩在这里。这是美国开国十三个殖民地的组合。在这片土地上,产生了美国自己的门阀世家,而且把持美国的经济/文化/政治发言权达150年以上。
以1952年大选为分野,此前的美国政坛,被称为“古典政治时代”,什么意思呢?总统绝对是新英格兰的白人世家(信奉基督教新教,盎格鲁-撒克逊血统)才有资格候选,而且选上谁,是门阀们关门博弈的结果。大选是给大家选的,但没有人真把“民意调查”当回事,波士顿人谈论加利福尼亚的洛杉矶,就好像康熙朝的八旗子弟谈论昆明。再偏远的选民倒也有一票,但你不投给“他1”或者“他2”,你还能投给谁呢?
新英格兰区的望族(Famous Lines),数不胜数,这里略微举例几家。
首先是波士顿世家(BOSTON BRAHMINS,直译就是“波士顿的婆罗门”,指聚居在波士顿及周边的几个高贵家族)。BRAHMIN家族们一直保持着家族独特的英式口音,是哈佛大学的第一生源。这些个家族开枝散叶,势力遍布新英格兰区,也缔造了其他地区许多望族。有首诗歌这样说:
"And this is good old Boston,
The home of the bean and the cod,
Where the Lowells talk only to Cabots,
And the Cabots talk only to God."
就是唱道:“这可是亲爱的老波士顿,鳕鱼豆子满地滚。(婆罗门级别的)Lowell家只肯跟Cabot家扯,Cabot家专业就跳大神。”
我们要知道,美国的望族,并不是一心求富求贵的,没那么庸俗。不愁衣食下,其中在文化,教育,诗歌文艺等方面,也出了很多杰出人才,引为家族的骄傲。
比如说:
ADAMS家族,JOHN ADAMS,美国第二任总统;JOHN QUINCY ADAMS,美国第六任总统;IVERS W ADAMS,波士顿红袜队创办人。
CHAFFEE家族,祖上来自于“麻萨诸塞的HINGHAM家族”,世代商贾地主,不断为国家贡献参议员和州长。
COFFIN家族,18世纪的WILLIAM是“圣三一教会”的创建人。19世纪下半叶的CHARLES是“通用电气”的创办合伙人。
COOLIDGE家族:出过C.柯立芝总统。
COOPER家族:出过第一夫人(TYLER总统的夫人)。
CUSHING家族:航海冒险家族,JOHN PERKINS CUSHING,我们中国人不大熟悉,不过我要说到林则徐打击过的鸦片走私商“旗昌洋行”,大家就想起来了。
DELANO家族,JANE DELANO是美国红十字会创办人。不过更有名的是他们家的外孙,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小罗斯福)总统。
DUDLEY:THOMAS 是哈佛大学的创办人。
DWIGHT OF NEW ENGLAND:TIMOTHY DWIGHT四世,耶鲁大学创办人。
ELIOT家族:CHARLES W ELIOT 是哈佛校长,T S ELIOT是诗人。
FORBES:福布斯集团,这个可以不说了吧?
(二)
美国的这些老牌望族,今天仍然有巨大的威力,像一些阴谋论所指称的,操纵着整个社会吗?
我们不必如此杞人忧天。自1960年代以来,在美国由于民权的普遍伸张,教育的普及,出版的活跃,中下层人民的发展机会蓬勃增加,望族由于人口有限,其力量其实在被稀释。
这就好比在一个小镇上,原来只有一份报纸,就那几个特约专栏作家,报社也没有多余版面给新作者试登处女作。后来互联网了,大家都写博,有点文学才能都能晒出来了,写得好的就吸引《起点网》的编辑了。这时候,原来的老牌专栏作家可能写得还很卖力,水准也在进步,但读者有限,博客无穷,老专栏作家的影响力收视率,当然要被兑水。
而且另一方面,美国的望族由于新教伦理的坚守,对于金钱并不是那么追求,子弟中有任何有益于社会的才能兴趣,都任其发展,所以在艺术/科学/教育/体育诸领域,涌现了不少人才。可以说,这些老门阀在今天,在社会上未必能占据势力的顶层,但肯定还留在荣耀的顶层。
(三)
2012年2月,纽约大学和维吉尼亚大学的两名学者通过近五年研究,在旧金山举行的美国大学联合会(AAAC&U)年度会议上发表报告。该研究跟踪调查从2005年至2010年间美国近30所大学的2000多名学生,考察他们大学期间的成绩单,并对他们进行多次大学学力检测(College Learning Assessment, CLA)。
该检测需要学生们就某个题目写一篇小论文,以考察学生的理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综合推理(complex reasoning)以及书面表达(written expression)能力。此三项能力在美国高等教育界被认为是学生上大学应学到的最重要的三项能力。但测试结果却令人失望:近一半的学生在入学两年后推理和写作能力没有明显提高,即使到毕业,依然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没有显著进步。
为什么没有进步?因为学生根本没有在学习。报告发现,学生们51%的时间用于社交、娱乐和其它活动,24%的时间在睡觉(一天只睡6小时,已经很辛苦啦),只有16%的时间用于上课或完成作业。而大学里的“兄弟会”或“姐妹会”在降低CLA成绩方面“功不可没”:加入这些课余组织的学生,CLA成绩不升反降,而独自学习的学生的成绩则显著增长。
美国同1930年代的苏联/德国不同,没有建立官方的,全国统一的青少年组织,各地的学生课外组织都是小范围民间建立的(某些宗教背景的组织除外),其特点就是不出校门。而且在一个大学里,会有很多组织相互竞争,争取会员。这种市场化的组织,搞着搞着就变了味,很多组织变成同课堂争夺学生。不过这个话题,我们会在本书其它章节再探讨,这里是要带出前几年就流传的一个励志故事:
话说有个美国的教授,为了劝同学们不要骄傲自满,挤出时间学习,在课堂上拿出一个大玻璃瓶,里面放满了鹅卵石,然后问大家:“还能再放一点吗?”
同学们认为无解。于是教授拿出一罐碎石子倒进去,大家恍然大悟。然后教授再问:“还能放一点吗?”
同学们认为肯定不行了。于是教授又拿出一罐沙子倒进去。然后问:“还能再放吗?”
同学们绝望了。于是教授拿起一杯咖啡倒下去。
一个人自以为装满学问了,其实差得远。一个人自以为挤不出时间学习了,其实摆正了主次位置,有大把时间。这就是这个故事的寓意。
而我们现在,要把这个大玻璃瓶,借来用一下。
本网注明“来源:北美购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美购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美购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标签:道森,家族,财阀
上一篇:旧金山7月份天气状况... 下一篇:【纳帕系列六】:Realm酒庄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