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400-668-9628

汽车与美国青年亚文化的形成

来源: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IzNjAxOA==&mid=201440415&idx=3&sn=70bc9e217983f826cad6776dc46ca738&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作者:北美购房网时间:2015/12/25

北美购房网信二维码
扫一扫,随时看

现代化技术经济最突出的标志之一就是汽车文化的崛起。扩展了的汽车生产和高速公路建设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长途往返去工作。“汽车文化”很快改变了社会行为。一位评论家观察到,汽车的激增“改变了我们的衣着、风格、社会习俗、旅游习惯、城市布局、消费者购买模式以及大众口味”。

汽车扩大了个人自由行动的空间和范围,可以制造出绝对自由的幻觉。“汽车给予了人们极大的灵活性和方便性,是人类突破了体能限制,行动缓慢的人对距离的天然恐惧感从此消失,不受轨道和航线的约束,不必与陌路人同行……能在任何时候去任何地方,空间被征服,时间被主宰,使人们对生活充满信心……这种破天荒的‘独立、自由、解放、自信’,正是人性最深处的呼唤。”这种自主权与流动性特性正应和了战后“婴儿潮”年轻一代的心理需求,带来了年轻人的文化空间。

那些20世纪40年代开着改装的高速汽车、低底盘汽车、骑着摩托车的年轻人,追求的是跟老一辈完全不同的汽车文化。他们那无因的反叛建立在对战前汽车的改造上,他们将老式汽车进行改装,或者去掉一部分,或者焊上一部分,或者重新喷漆,还有利用液压技术降低或提升底盘,然后耀武扬威地到处“巡航”,为已然过时的技术带来新的荣耀。

年轻一代的汽车文化在电影作品中有直接的展现。“电影工业与汽车创造了现代社会的新感觉。每个人不再受困于一隅之地,而是裹挟着电影所激起的重新认识个体价值的梦想,沿着自我发现之路的打开而一直走下去。”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的电影处女作《美国风情画》(AmericanGraffiti, 1973,更适合翻译成《青春涂鸦》)就集中展现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青少年的汽车文化。

 

 

 

 

本网注明“来源:北美购房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北美购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美购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标签:北美亚文化

上一篇:华盛顿号战列舰的介绍... 下一篇:加州房屋火灾保险常见问题...

推荐阅读

最新资讯